而非它的根本要素。
紧接着,赵青将“枯禅”理念加成之下的神照功内力输入萧远山的经脉,想要治愈他身上几处穴位的病痛。
然而,依旧没有丝毫的效果。
戾气带来的内伤更像是一种身体更深层次的变化,涉及到了精神、心灵的层面,不是寻常意义上的内伤,而是与精气神结合之后的受污染产物。
实际上,倘若真是体内血肉或经脉上的伤势,以萧远山的功力,完全可以将其逐渐治愈。
在赵青的检测与推断之下,应该先是心灵受到了戾气的影响,进而影响到了精神,并通过真气影响到了身体。
结合扫地僧之前“入魔”的说法,她已然想清楚了这个“戾气”的本质。
有种说法是,佛魔本为一体,一念悟即是佛,一念迷则成魔。
一念善,发菩提心,即为佛。一念恶,堕落沉沦,即为魔。佛魔本一体,成魔成佛皆由心起,善恶本无异,却在一念间。
将佛门武学修习到了较高造诣,却心灵境界不足,便会被与佛伴生而出的“魔”给影响到,产生了心灵和身体内的戾气,难以被化解。
还有一种说法,“小魔成小佛,大魔成大佛,无魔不成佛”,认为需要“魔”的磨砺,才能更加接近“佛”的境界。
在赵青看来,原作中扫地僧度化萧远山、慕容博,让他们转瞬间便大彻大悟,由“魔”转“佛”,内伤尽去,也确实证明了这一点。
先由道入魔,再由魔入道的“道心种魔大法”,从某个层面来说,也是利用了与之相似的原理。
然而,在她的想法中,至善至恶都太过于极端,应该取其中流,达到一个调和的效果,正是“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冲气调和,阴阳含孕,然后万物阜成”。
简单的来说,就是运用道家的“冲和”思想,让极端的佛与魔彼此连接,以达到“不偏不倚”的平衡效果。
列子天瑞有言:“清轻者上为天,浊重者下为地,冲和气者为人。”中庸有言“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人的生命中有天地的冲和之气,因而能调和阴阳,化生万物。
“道有体有用,体者元气之不动,用者冲运行于天地之间。其冲气至虚而一,在天则为天五,在地则为地六。盖冲气为元气之所生,既至虚而一,则或如不盈。”
阴阳之气是“道”的本体,冲和之气是“道”的现象,彼此之间密不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