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大明的新君,按照常理而言,在大行皇帝之事,没有得到妥善解决以前,是不能召开御门听政的。
即便想处理朝政,应是传召阁臣、廷臣,或外朝有司大臣,去乾清宫共商。
泰昌皇帝御极称帝后,就是这样做的,称帝一个月,废矿税,饷边防,补官缺,此举在东林党的推动下,叫泰昌皇帝满是赞誉。
然除了饷边防之外,不管是废矿税,还是补官缺,获利最大的,当属东林党!
当然齐楚浙党,包括昆党,宣党等,也都有获益。
失去制衡的朝中各派,对大明国朝而言,是没有任何益处的。
默许这样的规矩。
一个是体现对大行皇帝的孝,毕竟大明是以孝治天下。
一个是为熟悉朝政,毕竟先前对朝情况不知。
这渐渐的也成了祖制的一部分。
朱由校御极称帝的第二日,就在皇极门召开御门听政。
且朝中的阁臣、廷臣等一众高官,悉数被要求参加,这难免会叫一些人多想。
“启奏陛下,臣要谏言!”
朝班中,一道洪亮的声音响起,引起不少人侧目。
“陛下初御极登基,不该因朝中之事,就违背祖制。”
张问达手持朝笏,从朝班中走出,神情严肃的边走边说,行至朝班前,冲着神情冷然的朱由校,拱手作揖,朗声道:“御门听政一事,实属不该出现的,臣身为左都御史,应向陛下谏言。”
都察院左都御史张问达,东林党人。
坐在龙椅上的朱由校,看着眼前的张问达,心里便知此人是谁,脸上没有喜悲,但心里却生出怒意。
自己为何召开御门听政。
相信依着王安的性子,定会在所传口谕时,将一些口风透出去。
只是某些东林党人,这般按奈不住性子,想在这等重要时刻,当着朝中高官的面,来规谏自己。
摆明就是想刷名望啊。
“不该因朝中之事,就违背祖制?”
朱由校脸色平静,看着拱手作揖的张问达,回道:“那若是动摇国本之事,朕明知此事会产生不小的影响,也不能违背祖制了?”
“”
得意洋洋的张问达,被朱由校这样的质问,给问住了。
这怎么就上升到动摇国本了?
不就是弹劾内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