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自然对漓河有所了解。
他能想到这些点子,主要还是因为他以前看过的那本描述风土人情的书籍。
里面有一个篇幅,就是专门介绍住在漓河附近的百姓生活,其中有一句话说到,此河整天浑浊,流水滔滔,流速时快时慢,快时就像是剧烈拍打着大地一样。
陆盛顿时就想到了黄河。
结合漓河的实际情况,再根据黄河的治理情况,陆盛便借鉴过来了。
当然陆盛没有说黄河这事,只是说以前在哪看过这样的书,里面描述的内容跟漓河的情况差不多。
云夫子听完之后,没有点评什么,而是把陆盛写的那篇策问放在了一旁,随后说起这个赋税问题。
云夫子问这个育种建议陆盛是从哪里想到的。
陆盛便拿自家交税情况和自家糕点铺为例,说是自己突然想到的。
陆盛三岁那年秋,官差过来收税,当年皇上为了不激起民愤,把之前的赋税恢复到了以前的水平。
只不过近两年来,这赋税又开始加重了。
粮税要交亩产的百分之三十,不交粮可按当时的米价交银。
糕点铺的材料,每天要进的细米,粗米那么多,这米价虽说降了几文,却也是高价粮。
若是这稻米能够高产,是不是对普通百姓家来说,所交的赋税就没那么重了。
米价会不会随之而降,陆盛没有说,这是上面应该要想的,而不是他可以提议的。
至于那个通商建议,表面上一看便知是什么意思,陆盛并没有多说。
陆盛从夫子问的侧重点可以得出,这通商点子应该是也有人提起过,只是不知为何上面没有准奏罢了。
要说如果是皇上不敢与敌国通商,那为何也不敢与友好国通商?bimilou.org
陆盛把这个疑惑问了出来。
夫子看了一眼陆盛,说道:“不是人人都能这么想的,你怎知不是别国不愿与我们通商?”
陆盛一愣,他倒是没有想到这个问题。
不过,从夫子的话可以知道,这个通商点子确实是已经有人提出过了。
陆盛也不丧气,反正他也只是练习而已。
等夫子指点完之后,陆盛在一旁等着夫子把那些文章给他,奇怪的是,夫子只是把诗歌那篇给了他,其他那两篇直接略过了。
陆盛瞥了一眼那两篇文章
点击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一只绿耳 作品《纨绔子的农家科举之路》第61章 可造之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