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说四卷要搞一搞,由于进度原因,还是以权谋为主,后宫之斗给权谋打辅助了。事实证明,还是权谋适合我。全文虽然没有一个激烈的后宫名场面,但从头至尾没有一处离开过这一大核心。
最初的书皮是一个女头,做出来后明显不符合这本书的风格,于是马上换了,又在老朋友的建议下,换了眼下这个。庄严的红墙下,不仅是后宫之斗,还有朝堂之斗,红墙外面,又不仅仅是江湖之斗……这可能就是这本书一以贯之的主题吧!
说到这,这本书到底在写什么?起初我是很难说清,因为书都是越写越明白,起初只是有个大致方向。它不是传统的女主文,主要还是权谋文,当成女主文去读可能就不讨喜了,笔者始终是在借女主一双眼睛,带领读者去见证一个个王朝的兴衰更迭。总的来说,为饵主要讲,在一场浩劫中,在泯灭人性的年代里找到人性的光辉。
它既是一场场救赎:篁妃的救赎,张井春的救赎,漠沧无尘的救赎,黎桑韫的救赎,漠沧世子的救赎……包括女主自我的救赎。对他们是救赎,对其他人则是宽容。二者密切联系,不可分割。
也是对人性本善的呼唤。是女主对白家那句“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的毕生坚守,峡谷中对江沉吟相逢一笑泯恩仇;是李相逢那句“面对不善良的世间,一定要善良,因为善良的人才会幸运,但面对不善良的人,一定不能善良”,以及“人是该自私一点,但遇上真正对你好的人,就该义无反顾。”……
同样,也事关一些人的选择。是女主那句“家仇与国恨”你选哪个?是何辄选择从敌军的弯刀下活下来,对歌女的守护;是将离对既定命则的反抗与突破;是季青云从酩酊大醉中苏醒,坚定了当初的选择;是沐禾毅然决然踏上那条和亲之路;也是卫凯旋一匹快马远赴皇陵时的不回头;是苕华语在中秋夜宴上事了拂衣去,只留下一句“嗜痂之癖,举世一辙”,对红墙外自由的追求;是萧美嫫和燕艳艳放下执念,决定选择既定的命运……
同时,也是一些这个时代下的思考。站在雨花台下,面对在敌国面前高唱亡国之曲的歌女,是人云亦云唾骂一句“叛国歌女”,还是隐在人群里静默不语;夏蚊成雷,众喣漂山,当天下皆是他漠沧无痕“宠幸权贵、心系敌国”的斥政之声,是扬起指头随众斥骂,还是慢一步再下结论;是认定了燕温婉死于他杀,还是慢一步,再慢一步……这事关,你们的选择。而,只负责剧情反转。
笔者无法操控,亦才疏,只在此处引用古人的一句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