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嘉靖帝以前,明朝的等级是极为森严的。
什么样的人穿什么样的衣裳、裙裤、鞋子,包括妇女戴怎样的头饰。
甚至各种等级之人穿戴哪种颜色的服饰,皆有定律。
比如,教坊司乐艺女,不能与普通民妇一样,必须青字巾,系红绿搭膊,常服则绿头巾,以区别士庶之服;
乐妓的家属,只能穿毛猪皮鞋,男子一律只能戴绿巾,反正都是一色的绿,估计绿帽子一词自此流传。
各行各业,不管谁穿的出格了,便是僭越,是要定罪的。
罪名可按服装穿错的严重程度,或杖责,或坐牢,严重的杀头警告。
朱元璋之所以这么规定,无非是因为王朝初立,百废待兴,他想明确等级,各行各业,各行各事,不得逾越。
同时,老朱也向所有人暗示:有多大的能力,做多大的事,穿怎样的衣裳。
一旦消费超过了收入,盲目地攀比,不光是风气问题,也是道德问题。
当然,大凡条令过多,早晚是要被推翻的。
随着经济发展迅猛,在时代大趋势的冲击下,到了明朝中后期,朝廷的这些禁律便成了摆设,百姓们想穿什么就穿什么,甚至到了肆无忌惮的地步。
徒步走在大街小巷中。八一中文网
朱允熥一行人畅游于此,不时品味凤阳当地特产。
繁华的街道上,见那边排着几十米的长龙,吃货朱桂兴致大增,主动跑去凑热闹。
经过打听,说是前面有一家百年老店,以制鹅掌出名。
因购买者多,掌柜不得以限制出售之数量。
所谓物以稀为贵,越是限量,抢购者越多,往往每日天尚未亮,店门口购买鹅掌的人已排成长龙。
有些人为了一尝该店的鹅掌,不惜托熟人走后门相购。
朱允熥更是惊奇,笑叹明朝人也知饥饿营销,且越发对此美味垂诞三尺。
“前面还有几十个人,可有法子不排队购得此美食?”
美食在前,朱桂颇为焦急。
朱允熥笑了笑:“这还不简单?”
说着,径直走向鹅掌店。
朱桂和朱权原以为他会插队,仗着官家的身份强行买卖。
可让他意外的是,朱允熥竟顺着门庭若市的鹅掌店往里走。
几人忙跟上去,看他如何行事。
点击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大明第一帅 作品《大明:我的祖父是朱元璋》第三十六章 商业构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