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其他专业统称为诸科。什么九经科,什么五经科,什么三传科,乱七八糟一大堆,每一科的教材还不相同。”
朱国祥问道:“王安石的变法成果,不是被政敌废除了吗?”
朱铭说道:“科举改革内容没有废除,因为在科举改革方面,王安石和司马光是一致的。当时的名臣,只有一人反对,你猜猜是谁?”
“苏轼?”朱国祥说出个名字。
朱铭顿感惊讶:“你怎么知道?”
朱国祥说:“当时的名臣,我只晓得有王安石、司马光和三苏父子。”
朱铭瞬间无语。
“这么说来,苏轼倒像是顽固派了。”朱国祥说。
朱铭详细说道:“苏轼对于科举改革,也不是全都反对,他只是反对取消诗赋。但这又属于改革重点,因为改革以前,诗赋在进士科的分量非常重。一首诗,一篇赋,这两样写不好,考进士肯定要落榜。”
朱国祥表达自己的观点:“确实该取消诗赋,哪能靠文学作品选官?诗赋改成了啥?”
“申论。”朱铭吐出个现代词汇。
“呃……好吧,非常合理。”朱国祥做出最终评价。
苏轼,还反对试卷糊名,理由是可能选出道德败坏者。
朱铭随手拿起那本《孟子》,踱步走到书桌前,借助油灯的光亮翻看。
准确来说,这是一本《孟子章句》,由东汉经学家赵岐做注解。
朱铭只读过朱熹的《孟子集注》,上大学时囫囵翻了几章,就扔进抽屉里吃灰尘。
后来搞自媒体,为了做理学系列视频,他把《四书集注》都翻烂了。古文水平倒是大有长进,可惜点击率低得愁人,而且掉粉非常严重,因为客观评价朱熹会被键盘侠拉黑。
此时此刻,阅读赵岐的《孟子章句》,朱铭自然而然想起《孟子集注》。
朱熹的种种批注,清晰浮现于脑海,跟赵岐的批注两相对照。
翻看几页,朱铭大概看明白了。
赵岐的批注一板一眼,下笔时特别守规矩。而朱熹的批注则夹带私货,完美体现啥叫“六经注我”,通篇都在用《孟子》阐述理学。
正要把书放回去,忽从书中掉出一张纸。
朱铭捡起来阅读,纸上抄写着王安石的《王霸论》。末尾还有抄写者的读后感:朝闻道,夕死可矣!
王安石不仅是改革家,还是一位
点击读下一页,继续阅读 王梓钧 作品《朱铭北宋穿越指南全文免费阅读大结局》0015【男主人的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