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使拜辞之后,整个崇政殿上下,都已经像看神仙一样看着赵煦。
因为,他们从未发现,少主在理财、财政方面,有着特殊的天赋!
而今天,他却一鸣惊人!
无数人心中,都有着疑问。
这是怎么回事?发生了什么?
好多人至今都还在梦中一般。
但没有任何人敢问!
因为,少主不官家的表现,实在是太神奇了!
神奇到哪怕已经接受了大宋有一位堪比成王一样的圣主的大臣们,也依旧脑瓜子嗡嗡的。
而帷幕之中的两宫,则互相看了看彼此。
都从对方眼中,看出了惊喜和喜悦。
向太后自然单纯是为了赵煦而开心。
太皇太后则觉得,自己真的是大宋太似了!
像!无比的像!简直一模一样!
不过,她们也都有着疑问。
“六哥”向太后在帷幕中问道:“是怎么想到这样做的?”
这也确实是很多人的疑问。
群臣都屏住呼吸,看向殿上。
就看着官家走到两宫的帷幕前,笑着答道:“回母后,这是儿从明道先生所遗的文章中悟出来的一些道理”
“又读了父皇批示交子所的奏疏以及给付各地钱帛的诏命”
“恰好儿听说了辽使也听说了每年大宋需给辽国钱帛”
“此皆民脂民膏!”
“儿每念及此,便深痛不已!但儿牢记太母、母后教诲,知兵者凶器,圣人不得已用之的道理!”
“便只能退而求其次,想了这么一个不是办法的办法!”
群臣听着,都是一楞一楞的。
可官家说的无比诚恳,叫他们不信都没有办法。
不然怎么解释?
于是齐齐持芴拜道:“陛下圣明,臣等为天下贺!”
少数几个,察觉到了异议的大臣,则在拜贺之后,开始眼观鼻,鼻观心,紧紧的闭上了嘴巴。
他们很清楚,有些时候,知道的越多,下场越惨。
这种事情还是糊涂一点好。
但是,大宋朝堂上,永远不缺想要打破沙锅问到底的人。
之前被赵煦点名的户部尚书王存,持芴出列,道:“陛下之策,臣虽拜服然而陛下如此一来,北虏岂非就能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