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好,所以天一亮就去看着,早出晚归的,是家里最忙的一个。
解元坊要弄五米多高,四柱三间三楼悬山顶,雕刻起来一个月的时间可不够。
陆大石心里明白,却还是每天都过去盯着了。
陆杨在家的时间不多,但他也没有什么时间悠闲。
宴席摆完,一百八十亩的免税田也该要处理了。
陆杨也不是个吝啬的人,该帮的帮,不该帮的是一亩的数额都不会分出去。
陆家手里的田地不多,陆杨去县衙那边打听了一下,最后也就勉强凑了五十亩。
剩下的一百三十亩,陆杨把四十亩给村里的人挂了名,每年象征性地收些租。
剩下的九十亩,四十亩给了外家亲戚,三十亩给了三位嫂嫂的娘家人。
还有二十亩,陆杨写信给秦夫子和刘开毅、孟良平几人,见他们都推辞不要后,便把这二十亩用来做了陆家族人的族田。
不过因为现在陆家族人实在是少,陆杨也就由着赵力帮忙安排,等有人卖田的时候买下来,到时候用来供十里八村有出息的子弟进学。
为此,陆杨特意让赵力把周围几个村子的族长喊过来开了个会。
每个村出二十两银子,陆杨以陆家的名义,往里添五十两,用来建学堂、请夫子。
陆杨的条件是学堂必须要建在大河村里。
其余几个村子的族长自然没有异议。
这个会开得很成功,不到两日,各个村子便凑够了银子,交到了赵力手上。
建学堂的事很快就落实了下来。
陆杨自然希望以后学堂里教出来的学子能出人头地,能心怀感恩,能不忘初心。八一中文网
所以他花了一天时间,把学堂的规章制度弄了出来。
学堂自是免费入学,但太容易得到的东西,人们往往不会珍惜。
所以陆杨定下了一个规则。
凡入学之后,不认真学习,整日游手好闲的学子,直接给予退学,不给机会。
这个规则一展示,便受到了一些人的异议。
觉得这规则太果断太决绝了,想让陆杨再改改,起码给个机会。
但陆杨态度坚决,慢慢的,大家倒是觉得这规则也挺好的。
学堂一事,陆杨全程交给了赵力负责。
赵力心里明白,以后若是陆家搬离出去,他就是连接陆
点击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一只绿耳 作品《努力考科举,咸鱼梦想从未改变》第232章 建学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