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光给面子,只是尴尬的笑了笑,“呃哈哈哈。”
戚继光本就是脑子十分灵活的军事家,朱载坖也只能给出一个未来人的建议。
反正不管如何,火器铁制化这个大方向是不会错的。
铁的大规模开采和运用,也是工业化的前提。
这一点,大明未来半个世纪都不用担心铁不够用,或者用不好。
“陛下之言,真使臣醍醐灌顶!”
“朕是个外行,说得对,卿采纳之,说的不对,卿驳之,要记住,你我君臣所思所想,皆为实用!”
戚继光回想起过去,他的记忆中,皇帝确实是一切为了实用。
难能可贵的是,皇帝用人不疑,身为外行却能给他足够的权力。
戚继光说要修复陕西的城墙堡垒,皇帝马上给他钱(抄家陕西官员那次)。
戚继光说要突袭鞑靼,皇帝发来圣旨,命陕西境内所有武将听戚继光差遣。
他要突袭右翼本部,皇帝二话不说,马上动员民夫,筹集粮草。
他说要诱敌深入,包围剿灭,皇帝只是和谭纶,王崇古商议了一下,就即刻发了军令。
“朕一直以为,越是关键时刻,做决定的人越少越好!”
这是皇帝召他回京,研制火炮时说的话。
“虽然这很危险,但回顾历史上的那些存亡时刻,还真就是极少数人决定了所有人的结局!”
“这就是为什么朕从不会跟你讨价还价,问来问去的原因,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中间省掉争论,省掉争议!”
“虽然这看上去,像是朕把责任推给你,谭纶,王崇古他们,但朕不在乎,只要你们几个心腹理解朕,信任朕就行了!”
前朝经历了多少次君臣猜忌,同僚党政,中央动乱。
虽然眼前这位爷,只对自己人才这么好,对贪官污吏,悖逆将士,不良商人是堪比太祖皇帝的主。
但戚继光依然觉得,自己是遇到了难得的明君。
“臣谨遵陛下教诲!”,戚继光道,“臣知道,陛下想收复嘉峪关到哈密卫的旧土。”
“臣答应陛下,臣就是舍了这条命!也一定要在哈密插上大明军旗!”
朱载坖看着这个坚毅的男人,内心安全感十足。
当然不是少女对成熟大叔的那种安全感。
而是对战争的安全感,对收复旧土的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