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没有借鉴,只能试行。
而且无法确定将哪些地区,归于行省。
第一任行省的长吏一定要有杰出的才干,统筹大局。
“不必着急,短时间内无法实施行省制度,右仆射可在闲暇之余,慢慢解读。”
“不要害怕失败,我们一起承担责任。”
李瑄缓缓向李岘说道。
布局行省制度,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
也需要战争结束后进行。
先让李岘这个宰相心中有底,接下来还会找其他心腹商议,给出意见。
他总结经验出的行省制度,肯定有不适合这个时代的因素。
“如果策令不成,下官会辞相谢罪!”
李岘从座位上起身,向李瑄一拜。
他知道李瑄还有许多策令都没有实施,如令李瑄罢相的“一条鞭法”、“考成法”。
只是李岘好奇李瑄为何不再提这些策令。
现在李瑄只是对常平粮仓非常上心。
李瑄要保证粮食充足,从西域运输而来的粮食没有间断过,防止兵灾延伸的其他灾祸。
“没有那么严重,我掌握权力,为天下苍生,无愧于心。”
李瑄示意让李岘重新坐下,向他说道:“现如今朝廷重职,都被我们变革锐取的官吏担任。开元、天宝的老臣多闲赋在家,他们逐渐思念圣人当政的时候,该怎么做呢?”
自李隆基住进兴庆宫以来,就再也没有主持过朝会、宴会,哪怕是节日。
李瑄本人也不怎么搭理老臣,以及曾依附杨国忠的官吏。
平时里,在中书省进行议事,召集三省百官。
有人建议李瑄学李林甫、杨国忠一样,在自己府邸处理政务,但被李瑄拒绝。
他坚持在政事堂处理军政。
妻子们还未回来,李瑄常常夙兴夜寐,有时候居住在尚书省。
几乎每一日,李瑄都要听到前线的消息。
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他自己不在前线,不做出指示。只是约束灵宝的主力固守。
让李光弼、郭子仪、王难得自己发挥。
结果河北大胜,王难得携带李瑄的天策上将令到达南阳后,固守南阳城,稳固局势。
李瑄在谯郡太守杨万石投靠安禄山后,令张巡为谯郡太守,给予他兵权,让他和雎阳太守许远,组织兵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