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在史思明颇为机智,在李光弼即将兵临城下的时候,他夜间派遣一名面孔生的骑士悄悄出城。
翌日清晨,这名骑士大喊加急奔向范阳城,声称奉大燕皇帝陛下的圣旨而来。
史思明叫来留守范阳的徐归道、史朝义等将,当着他们的面,将“安禄山诏书”拆开。
诏书上写着已在潼关第二次大破唐军,伪朝已是强弩之末,不日就能重新打通河北到范阳的通道。
史思明将诏书向众将士传阅,他们恢复士气,深信不疑。
此计传至范阳后,士卒们又恢复士气。
先前看不到希望,现在能看到。
这也使李光弼注定要吃苦头。
范阳作为安禄山的大本营,安禄山储存有大量粮食、守城器械,并早在天宝中期,加高城池。
范阳城可比雎阳城更加高大。
李光弼则认为一鼓作气,可尝试进攻范阳城,抓获范阳将领的家属,押送洛阳前线,瓦解叛军士气。
唐军到达范阳城下的第一天,就开始组装攻城器械。
范阳城护城河宽阔,用梯子、木板过河不可取,要尽可能多地准备土包、沙袋,将护城河填平。
李光弼率领的太原弩手也要做好准备,掩护士卒填护城河。
准备充足,李光弼派使者向范阳城上的史思明传话,让他开城投降,争取饶恕他一命。
史思明自知麾下在河北奸淫掳掠,罪无可恕,直接用箭矢将唐军的使者逼退。
他煽动士卒要全力抵抗,否则唐军攻破城池,他们定会被夷灭三族。
只有坚持下来,才能等待大燕皇帝的援军到来。
既叛军负隅顽抗,李光弼令大军试探性攻城。
在强弩的掩护下,虽然死伤不少士卒,但终是将数段护城河填住。
紧接着,大军在强弩的掩护下,开始攻城。
攻城为下策,但李光弼的战略目的为瓦解洛阳叛军的士气。
且心里认为范阳城中士卒低迷,可以轻易拿下。
但从日到暮,士气高昂的唐军几度登上范阳城,又被燕军赶下去。
来回厮杀,血流成河,尸体在填护城河,却始终难以拿下。
李光弼也看出叛军之兵虽不精,但斗志昂扬,拼死守城,又拥有众多强弩。
这样下去,哪怕死伤两三万士卒,也不一定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