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翊钧让戚继光不必着甲,亲自来京城领饷,自然是有原因的。
不这样做,二十万两,到了戚继光手里,恐怕一半都没有。
关于军饷,大明朝民间有个笑话。
却说边疆告急,紫禁城中得了上天眷顾,降下千万白银。
于是皇帝分文不留,大手一挥将一千万两全作充军饷。
内阁连夜布置,勒令户部将五百万两饷银火速押解边疆。
总督接到二百万两饷银后,招来各镇总兵,高呼吾皇恩典,下拨五十万两酬军。
总兵感激涕零,唯有尽心杀贼,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将领来的十万两白银发给了下属将领。
十万大军从将领手中,各领赏银二百文,士气大振,遂连夜逃亡。
听闻笑话的人纷纷驳斥荒谬——皇帝怎么可能分文不留!?
而编造这个笑话的人,已经因泄露机密被顺天府逮捕了。
这就是大明朝深入人心的层层盘剥。
朱翊钧对此,更是亲身体会过了。
当初先帝死的时候,内外官军闹了起来,中枢为了安抚,拨了一百八十万两,给内外官兵凡六十六万四千三百一十九人,银各二两有奇。
那么大头兵到手有多少呢?
事后朱翊钧让顾寰去打听了,各军自然不一样,哪怕部队内部都有差异——多的领到一两,少的领到六百文。
显然行情价还有所不同。
那又是谁盘剥了呢?
不好意思,银子出了库,就别想知道谁下手了。
朱翊钧既然知道,那肯定是让自己私房钱打水漂的,这二十万两私房钱要是都被吞了,心里别提得有多膈应了——从来都是他抄别人家的,还没有说自家被打了秋风。
所以在澄清吏治之前,这些军需与其让人层层盘剥,不如直接交到边军手里,省得中间商赚差价。
而且。
他并不需要解释为什么独独青睐戚继光,就如同自己去年给戚继光升职一样,都觉得理所应当。
因为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情——谭纶是先帝潜邸嫡系,戚继光是谭纶嫡系,所以戚继光是裕王府潜邸大将,就这么简单。
穆宗对嫡系向来很不错。
甫一登基,就将戚继光调入京营。
戚继光疏请往外,不仅立刻批了,还升作一方总兵。
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