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是无法揣度的。”
布朗特-罗宾森用一句话说出了自己心里的感慨。
张丙清和汤华也有同样的感慨,区别是他们正在经历‘无法揣度’的事情。
张丙清感觉自己搞不懂张硕的思维方式,对方在有了想法以后,就直接带领团队进行研究。
这种设计型的研究,不应该是反复论证可行性,然后再决定做不做吗?
而且,核物理所直接做研究,有些不太好吧?
时间,哪里够啊!
汤华同样有‘天才无法理解’的感叹。
虽然他们都是这么想的,但从内心深处都认为研究不可能实现,即便是可能实现,短期内也不可能研究成果。
所以他们只是派出几个人手帮忙,而不是自己参与研究。
“即便是参与了研究,几天也不可能完成,张硕教授还是要回去再做”
“到时候,我们也不能继续参与了。”
这不等于浪费时间么!
当然,实际上,他们也很清闲,没有什么研究急需要做,只有一些日常的工作而已。
那些派过去帮忙的研究员们,看法和汤华、张丙清截然不同,他们最开始知道研究内容的时候,也觉得是不可能实现。
但是,工作还是要做的。
当真正参与到工作的时候,他们就发现团队完成的复杂计算,结合在一起做出的设计,竟然从理论层面降低了高压高热等离子体对于外壁材料的冲击。
这个发现顿时让很多人愣住了,同时也满心惊喜。
在完成了一个计算以后,就是下一个计算,大量的计算结合在一起,也就让各个部分的设计变得更加‘科学’。
他们都觉得涨见识了,竟然还能通过这样的计算,来进行内部复杂的设计修正。
“把这部分材料转个角度,竟然有这种功效?”
“从理论上来说冲击降低了,即便是同样的高温,同样多的离子冲击,材料的耐受度也会提升。”
“计算结果确实是这样的,是真的吗?”
“磁场调整也同样有效果,磁场设备还是有一些落后了,控制力不足,但微小调控也能起到作用”
几个研究员都感觉很惊讶,后来仔细想想又觉得很正常。
这种设计调整并不是其他人想不到,而是每一个小调整都牵扯到了很复杂的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