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送来的银钱数额不同,”谢玉琰道,“文书也是按照数额多少下发,最多十张,最少五张,日后分利也是如此,三成留在公中,由掌事来支配,其余的算好数目分给大家。”
“今晚大家就将账目做出来,方便日后核对。”
这么晚了不能归家,但大伙儿心里只有欢喜。
为啥?这是天大的好事呗?从前族中做买卖,也不会这么快就分利钱。
大娘子这是给他们吃了一颗定心丸,让他们更清楚这水铺子与他们息息相关,这样自然要更卖力的干活儿。
谢玉琰转身走出屋子,几个郎妇立即忙碌起来。
“咱们这位大娘子与从前那些都不同。”
几个人都跟着点头。
旁支族人在族中要受多少委屈,没有谁比他们更清楚,现在大娘子来了就不一样,虽然还是让她们做活计,但至少不会藏着掖着,凡事都摆在明面上。
回到内室,谢玉琰看向张氏:“算好账目后,那十张契书娘就收着。”
张氏忙摇手:“我们也没拿银钱,这该是你收着。”
谢玉琰又哪里来的银钱,说白了还是何氏那小库房帮他们出的。
“娘心里也有个盘算,”谢玉琰道,“兴许将来水铺子就要交给娘来管。”
张氏登时慌了神:“我哪里能管这些不行,不行”
谢玉琰笑道:“将来买卖多了,娘还能不帮忙?”
“那我肯定要帮,”张氏道,“只是我不会管这些。”
谢玉琰道:“从前娘也管过中馈,仔细些定然能学会。”
张氏鼻子一酸,当年三房倒了,她只能眼睁睁地看着,现在有玉琰帮着,她感觉到那些被人抢夺走的东西,正一点点地被拿回来。
说完这些,谢玉琰看向于妈妈:“算一算我们能动用的银钱还有多少?这两日都要用出去。”
给出契书还有一个好处,就是能省下银钱让她用处。
而这笔银钱,不能从杨氏族中筹得。
换句话说,不能让外人知晓。
于妈妈不敢怠慢应声退下。
谢玉琰拿起面前藕炭的账目仔细看,明日又是热闹的一天。
赚钱的事,总会传得很快。
那些没问出究竟的族人,仍旧不死心,干脆在祖宅住下来,不时地前去查看三房院子的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