俸禄没有多。
权力反而少了。
高拱只觉得刚是吃拧了,才在皇上面前提出更改祖制,增加俸禄的想法。
政法。
是仅次于人事的权力。
到时候,地方衙门上,知府、政法之间少不了明争暗斗。
谁才是真正的一把手,就各凭本事吧。
省、府、郡三级衙门权力变革,影响不到朝廷,更影响不到中枢内阁,高拱无法封驳圣意,也没有对抗圣意的心思,接过朱笔拟奏疏,写得很慢,好像特别沉重。
可以预见,此制施行后,大明朝两京一十三省、府、郡一把手对内阁的骂声,尤其是对他高拱的骂声。
奏疏再长,也总有个头,高拱搁了笔,递给了黄锦,黄锦连忙接过,用玉玺加盖。
制成。
张居正终于开口,奏道:“臣启皇上,我大明朝旧有二敌,南倭北虏,然东南完胜,团灭倭寇,一扫沿海二百年之晦,故臣为浙直总督兼浙江巡抚胡宗宪请功,封靖海侯!”
据江南上报,东南海面再无倭寇片帆,虽然胡宗宪麾下二将戚继光、俞大猷有率军攻入倭国的念想,但大明朝大敌还是北虏,不宜跨洋作战。
东南战事可以说告一段落,那么,对胡宗宪、戚继光、俞大猷的封赏就该提上日程了。
内阁磋商了几次,戚继光、俞大猷的伯爵爵名暂时未定,但胡宗宪的侯爵名,先定为了靖海侯。
此侯名,不是大明朝首封,早在太祖高皇帝建国时,就封了靖海侯吴祯,又名吴国宝。
在洪武三年时,吴祯奉太祖朱元璋命为靖海将军,练军海上。同年冬,封靖海侯。
洪武七年,东南海上倭寇来犯,吴祯充总兵官率江阴四卫水师出海征剿,自此常往来海道总理军务御倭。
洪武十二年,吴祯病逝,被追封为海国公,其子吴忠袭封靖海侯。
吴忠无忠,牵扯进胡惟庸案中,被太祖高皇帝废爵。
时人讲究有始有终,御倭之事,由靖海侯为始,也当以靖海侯为结束。
如果胡宗宪日后不出大差错,不被除爵走完一生,死后的追封,连追封的国公公名都不用想,海国公!
既怀念了吴祯,又封赏了胡宗宪,这便是张居正内阁对二人的最高敬意。
这道奏疏,张居正内阁是提前拟好的,也都落了名,这时,被张居正从袖中取了出
点击读下一页,继续阅读 江中斩蛟 作品《大明嘉靖:从长生开始》第一百二十四章 秀女入宫,宗宪封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