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王阳明的文章当如何判断是否中肯?”
“你说呢?”
朱厚熜笑着问了一句。
“愚臣以为。”
“凡与国策一致的就是中肯的,与国策不一致的,就不中肯!”
杨廷仪回道。
朱厚熜暗道这杨廷仪还挺上道,便挥了挥手:“下去吧。”
杨廷仪称是而去。
翌日。
杨廷仪就上本请旨禁绝天下私立报业。
朱厚熜准其所奏,且批示文报可以允许存在,以作广听天下言路之窗口。
天下官僚士绅因而广为称赞天子乃明主,所以愿纳天下谏言,同时埋怨杨廷仪心术不正,自己办了报却断了别人的路,让天下别的人失去了办报的机会。
而更让天下官僚士绅气愤的是,文报还明确表示,以后凡投稿文报者,在审核通过后,需缴纳钱财,按字计钱。
如此。
许多官僚士绅都不由得大骂杨廷仪贪财太过,说他钻进了钱眼里,替自己兄长招骂名。
“所以,我们到底还要不要给这文报投文?”
翰林杨维聪,也不由得在这一天,问起许成名等昔日一起很积极给文报供稿的同僚们来。
许成名则呵呵冷笑说:“我就是憋死不说话,只能在翰林院写写实录典章,也不再给文报供稿,而给杨廷仪这贪财之辈送钱!”
“正应如此!”
“现在还给文报递文章,等于送钱财给杨家,关键还要看他们的脸色,士可杀不可辱,天下没有这样待士大夫的!”
翰林崔桐也跟着附和起来。
但同为翰林的起居注官严嵩却主动给杨廷仪送了文章来。
因为严嵩觉得天子既然要文报存在,那就肯定是需要一些官员以明贬实褒的方式对朝政进行宣教,而实现进一步控制舆论的目的。
作为好不容易靠自己学生重回京师的严嵩知道,他要想进步,可不能再谨慎了,得抓住机会,该表现的时候还是要表现一下,而应该向他那位学生张璁好好学学。
这是严嵩之前去南京且在知道张璁的故事后认真反思总结出来的。
于是。
文报没多久,便头版登载了严嵩的文章。
严嵩写的这篇文章明面上也是在批判王阳明和张璁,批判他们在两淮做的太过。
但实际上,这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