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收粮食永远是个大问题,从农夫的视角看过去,自己辛辛苦苦播种、为麦子除草施肥,眼见着它们抽苗抽穗、日渐饱满金黄。
最后辛辛苦苦地割下、把麦秆和果实分离。
这也意味着粮食要和耕种者分离了,大房子、城堡里会蹦出土地的主人、农夫的债主以及他们的狗腿子,把大头拿走,留给农夫一家可怜的余粮与半饥半饱的难受滋味。
好在新垦地的画风不太一样,至少从播种到收割,都有模样让人害怕,干活却很快的构装体机械帮忙,尤其是联合收割机,一只钢铁大蜘蛛吊着滚动的镰刀,收割完马上被传动带集中到背上的脱杆机里,再从“蜘蛛屁股”拉给后面的小跟班翻斗车。
收完当然也不能直接交给农户,而是“茨威灵格”农商社的人当场记录粗产量,再拉到蒸汽机动力的磨坊去。
对于失去粮食的痛苦,有一种抚平它的“止痛贴”叫地契。
“这真是我的?”原来瓦卢瓦的农夫,现在新垦地的庄稼汉拿到地契,把这张厚厚的纸片碰到手心里,满是不可思议。
“再核对一下?乔姆,肯普森南区337-339号地块,全户合计十五亩。”
“对对对,十五亩,一分不少。”农夫的心里顿时踏实了,他都不敢相信自己就在半年时间里,在异国他乡得到属于的土地。
不对,在瓦卢瓦,他不过是个佃农,贵族老爷当道的时候给他耕种,种多少交多少,再由老爷赏点不至于全家饿死,什么什么专员把贵族老爷赶走了,又带着火枪和断头台要他继续交余粮。
然后帝国佬又来了,专员吓得跑回城里,乔姆咬牙做了一辈子最重要的决定:拖家带口跑,跑得越远越好。
虽然差点没死在路上,至少现在他已经圆满了,实现了住草棚时做梦都不敢想的事情。
“十五亩”他也认不全字,只是紧紧攥着地契转身要走:“嘿!十五亩!”他有一种冲动,想要从磨坊一路喊到新家:“我有地啦!”
“喂喂喂,等一下,别急着走。”工作人员赶紧喊住这个兴奋过头的:“你家的粮食这是剩下的,都是你的,凭票可以拉走,也可以在下一个窗口卖一部分换成现钱。”
乔姆代表肯普森移民的普遍情况,原来一個劳力了不起管到五亩,有机械辅助,以及不需要他们负责水利,今年一户两个劳力合作,能管到三十至四十亩,像他初来乍到、没有收成的时候,还有富余的精力去做些零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