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三国志所凭借的史料不充足,因而记事颇为疏略,特别是其中的蜀志,内容更显得过于单薄。
尽管陈寿费尽心力,连零篇残文也予以注意,但在书中仍不时反映出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困窘。
所以事隔一百多年之后,南朝宋文帝刘义隆命裴松之为之作注。针对陈寿之书“失在于略,时有所脱漏”的缺憾,裴注与以往重在训释文义的史注不同,而着力于史实的增补。
我建议你要看便看这个版本,虽然还是有些缺陷,但大略了解已经是足够了。
我这里恰好有一本,你拿着看,有什么不明白不了解的可以随时问我。”
随后苏轼带苏允进入他的书房,随后苏轼随手朝着一个书架勾勒了一下,道:“呐,这一排便是了。”
苏允看了占了书架整整一排的十几本书,顿时有些傻眼,道:“这么多?”
苏轼笑道:“陈寿之三国志不过三十来万字,但裴松之所注内容超过陈寿原著之三倍,因此有上百万字,可不就是这么多么。”
苏允咋舌道:“了不得,了不得。”
苏轼笑道:“那你还看么?”
苏允咬咬牙,道:“看啊,必须看!”
苏轼满意点头,他对苏允这一点还是蛮赞赏的,苏允虽然不想科举当官,但学习上却没有懈怠过,无论是学诗词也好,抄写汉书也罢,亦或是学公文,与苏辙学孟子,都从没有懈怠过,是个挺好学的人。
不过想想也应当如此,苏允平日里展现出来的聪明才智,可不是那种不经读书的小聪明,相反有一种淡定从容的读书人风范,想来亦是有所积累的。
苏轼这般想道,但却没有想到苏允对三国志尤其痴迷,自从拿到了书之后,便一改常态足不出户了。
连好友周湛过来催着他搬去小院,都让苏允给轰出去了,连着好几天都没有出门,连吃饭都得阿回端进去。
苏轼亦是心中好奇:这三国志真有那么好看?
于是苏轼趁着一次吃饭,唤住了阿回,接过饭菜端进去,看到苏允已经淹没在书海之中。
只见十几本厚厚的三国志摆满了书桌,又有一沓一沓装订好的纸张垒成了高高书山,而苏允埋头快速书写。
苏轼将饭菜放在一张椅子上,然后拿起装订好的册子,打开一看,顿时有些吃惊。
只见册子里都是密密麻麻的笔记,里面有年表、人物小传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