绕兄弟被李如愿命为全军的前锋,还被逼着让出了寻阳。
不让也不行,带着诏书进城的是吴王桓纲,太子桓缜薨了以后他就是嫡长子,李如愿这次出征特意把他带上了,就是为了干这个的。
用他的皇子亲王身份,压制这些桓氏宗王。
而桓绎和桓绕兄弟两个毕竟身上背着个不共戴天的杀父之仇,因此打起仗来倒不藏私,在薪春外围的战斗之中很是卖力,桓绎亲自上阵带队冲锋,一日之内攻破西军六处营垒。
李如愿对此还特意嘉许了一番,然后让他们兄弟二人撤下来休整,四千人的队伍也变成了三千有余。
随后大军开始昼夜不停的攻打薪春,把成军之后训练了大半年的北府军当做主攻部队,六部轮番上阵。
给薪春城内带来了很大压力,终于在十月到来前的九月下旬攻下了这个沿江重镇。
西楚小朝廷首屈一指的大将,大司马谢训被生擒押到了李如愿面前。
“谢警言,可愿意弃暗投明否?若是桓璋愿意听信你的劝谏,何至于此啊?你陈郡谢氏乃是阀阅之家,累世簪缨啊...”
谢训闻言苦笑道,“多谢大将军好意了,只是我与桓子玉相交数十年,又是至亲,他纵有大恶,不忠不孝,但与我却是仁至义尽,我实在不愿意跟他刀兵相见。”
李如愿闻言,点点头道:“警言的意思我明白了,那我就不多劝了,等到取了荆州之后,再来与警言把酒言欢。来人,将谢将军送至寻阳,好生招待。”
“多谢大将军不杀之恩。”
谢训拱手施礼,随后被押解下去,但身上却没有任何脚镣之类的刑具。
李如愿则笑了笑,他不是心慈手软的人,但眼下这谢训还真不好杀。
一来是谢训的确有些才能,二来陈郡谢氏是海内名门,自东晋起就是最顶尖的士族,一个活着,还背着大罪的谢训,可远比一个死了的谢训价值要高的多。
等到再回到建邺的时候,他相信谢氏可就不是他的障碍了。他相信,这种士族门阀大多数时候都是会做出正确的选择,不然也没法传承数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