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看上去简单,但是缺点也是很明显的,就是一个人并不好操作,而且最上面收口的竹子必须比较宽,不留点边缘挡着的话,下面的竹子很容易就窜出来。
看着自己跟公输最后合理箍出来的篮子,一言难尽,虽然样子上差的已经不多了,但是需要改进的地方还有很多,光光一个口就有的琢磨的了,现在这个只是说能够用,但是质量实在是不敢恭维,一不小心就会弄散架。
不过好在已经都迈出第一步了,反正需求也不是很强烈,慢慢改进就好了。
跟公输交流了一下竹篮子的问题,觉得需要改进的就是最底下还是需要一个底,不然圆圆的并不稳,还有就是收口了,最终还是决定采用类似于斗笠的收口方式,完全没有必要非要把竹环压在最上面,可以最后把露出来的反插回去啊,然后在最外围套一个圈起稳固的作用,用斗笠的剿口方式合二为一就行了。
说干就干,公输又重新剖起来了竹篾,宋宸也没有继续管茅草,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先把最感兴趣的完成再说,而且蓑衣稍微推迟一下也不会有什么问题。
把北一北二打发去帮陶和瓷去了,前几天半夜下的雨,不知道是下的太早导致没烧好,还是水进去了,冷热相撞,反正两座窑里的陶器都坏了,今天正好趁着天气不错重烧一次。
重新制作的竹篮子也改变了一下竹篾的排列方式,直接横平竖直的不好箍圈,改成放射状的就好多了,一次性就把大部分的竖的解决了,后面只要补充一下横着的就好。
最下面的一个圈是用竹枝圈的,竹枝弹性比剖出来的竹条好上很多,实在是用来做小圈的不二选择,底里面是直来直去是竹篾,组成了宋宸记忆中的三角状的空隙,看来走的路子是对的。
随着竹篾的不断填充,竹篮子的形状也逐渐出来了,圆圆的盆子状,和部落里的陶盆子不同的是这个盆子上充满了孔。
宋宸突然想到是不是也可以用陶来做这个?仔细一想还是挺不符合实际的,用陶做出来的东西有个特点就是重,而且要保证一定的质量就不能做的太薄,所以重量这方面几乎是无法改变的。
还有就是非常容易碎,洗东西难免磕磕碰碰,到时候肯定用不长,况且竹篮子也就快成功了,编到二十厘米的高度,宋宸就打断了公输,这个深度已经够用了。
接下来就是把多余的竹篾反折插回去,这样之前的问题就不会出现了,而且还加固了一些,而且新鲜的竹篾,折一下也不会断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