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什么用?两翼的部队被击溃,他们还能自己在壕沟碉堡里顶着?不可能的嘛!
于是大撤退,咳咳,转进,再次上演。
当然这一次,因为索伦也真是见识过帝国贵族的水准了,所以特地教了他们怎么挖战壕,挖散兵坑,怎么有组织得撤退重组。还有及时的通讯网络,来确保整条战线指挥官的联系,知道战线各处的状况。
好歹是把撤退稳住了,没有演变成溃败,而且一些装备火力比较好的主力部队因为被刻意避开,所以主力的战损并不是特别大。但好多据点和装备还是损失掉了。
同盟军只打下第一层防线,也没有进行后续的追击,甚至放任守备山头一些要塞碉堡的帝国军离开,免得这些精锐军队仗着火力死守。
这一个回合的小规模接触,虽然同盟军重新占据了上风,但暴露出了双方一些核心问题。
一般的帝国近卫师,打精灵仆从军已经是碾压了,但对上同盟军的精锐精灵兵团,还是打不过。只要每一次精灵和龙族带头冲锋,一般的低级杂兵,魔像骷髅再多,那也拦不住。
但从好的方面来讲,情况比起上一次依旧大为改观了。至少上一次,同盟的精锐是用来打帝国的精锐部队的。就是头铁,就是对冲,就是‘实力’的碾压,一路打到帝都城下的。
可这一次,却是上来就采用了‘战术’,用精英攻击杂兵,通过突破防线的薄弱点,通过侧翼的压力进行包抄,来逼迫帝国的精锐师后撤避免损失,达成战略上的胜利。
这说明什么?
说明精灵同盟的‘实力’真的不足了。以前是把所有的部队框起来a上来就行了。现在必须战术微操。这就是对手的帝国,在变强的实证啊!
而帝国军也不骄不馁,平平安安得撤退到第二道防线再次重整,甚至顶上的白袍和武神也没有出现。
好吧,帝国军扛不住精灵同盟认真起来的冲击,本身也在议会的预料范围之内。
根据上次战争被碾压得推到首都的经验,所以这次,帝国也没有把太多的期望寄托在第一道防线上。而是按照索伦的建议,采取了大纵深多梯次的弹性防御。
杂牌在前,精锐靠后,以空间换时间,越是往后方集结,各近卫师的火力密度也越大。
第一集团军甚至建立了帝国的第一条铁轨,专门集结了350式机动铁道要塞炮近卫炮兵旅,可以将大量要塞炮随时随地在防线纵深用铁轨运输布置,随时随地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