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法解析。不过经过模糊逻辑粗略判断,他应该是提出了一些,关于宇宙天文地理方面的问题。”翎儿如实回答。
“古文差不多都是这样子的,其句式和语法,以及一些生僻字,确实有些难以读懂,其实《天问》相对来说还好些。
全文自始至终,完全以问句构成,一口气对天、对地、对自然、对社会、对历史、对人生提出一百多个问题,被誉为千古奇作。
其中自然科学方面的问题,主要有三句:
第一句是:遂古之初,谁传道之?
这句话是在问宇宙形成之初,天地法则是如何形成的?
用现代科学语境来翻释,就相当于在问,奇点大爆炸之时,及爆炸后的运行法则来自于哪里?难道无缘无故就有了吗?
第二句是:“上下未形,何由考之?”
直接用现代科学语境来翻译,就是在奇点大爆炸之前,都是虚无一片,没有具体的形状,那如何进行理性的逻辑思考?
万事万物发生发展变化,有因必有果,有果必有因,因果定律是宇宙间公认最基本的法则。
如果我们无法理性思考宇宙形成的来龙去脉,那奇点爆炸后形成的宇宙世界,以及后来产生的生命和文明,这一切的实在性,又有何凭据?
所以,人的思维是一种建立在符号体系上的思维,而符号只能描述具体的有形的事物,难以描述无形的事物,而这正是人类认识宇宙起源的一个重大障碍。
第三则是:“圆则九重,孰营度之”、“九天之际,安放安属?”
我国古人很早就产生了天有九层的观念,但是最早见诸于文字的是屈原的这篇《天问》,它涉及到宇宙的空间深度,以及天上物体彼此之间的距离问题。
从视觉直观角度来说,古人所说的九重天,依次就是距离大地最近的云雾雷电,然后是月亮。接下来是内行星,包括水星和金星,古人观察到它们能够出现在太阳之前,形成凌日现象,这就表明它们要比太阳近。再接下来就太阳和外行星,外行星包括火星、木星、土星。
然后就是彗星、亮的恒星、暗的恒星,最遥远的是模糊的星云。
其实,我们华夏国古代天文学非常发达,七八千年前就能够根据四颗恒星来判断四季变化,这四颗恒星就是《尚书·尧典》中的记载的四星。
而且在四千年前,我们就已经测定出木星每十二年绕太阳运转一周。
此外,世界上最早的日食记录、太阳黑子记录、哈雷彗星记录,以及战国时代甘德和石申编制的星表,都是最早出现在我们华夏国。
我之所以当你们说这些,就是希望有一天,你们回到家乡时,把我们地球文明中的华夏传统文化,介绍给你们那的学者。说不定,华夏文明能在你们多瓦多星际联盟中大放异彩,是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