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局:联军胜,秦国败。
由于史料残缺,并没有对这次大战,有详细的描述。不知道联军出动了多少将士,也不清楚此战,秦国输得有惨,也没记载双方阵亡了多少将士。史记留下了一句话:公元前299年齐与韩魏共攻秦,至函谷军焉。296,秦与联军河外以和,兵罢。
这句话告诉我们三个信息:
1、交战的时间:公元前299年---公元前296年。
2、交战双方:秦国对战齐、韩、魏。
3、交战结果:联军胜,秦国败,函谷关破,以议和告终。
虽然不清楚,战事的惨况如何。但,从侧面反应出两个信息。
1、函谷关很坚固:打了三年。
2、匡章的军事才华不简单:三年而破之。
总之,函谷关之战,让匡章声威大振。也是,匡章最后一战。匡章不负其名,也是战国史中,唯一一次,合纵诸侯,正面攻破函谷关,逼迫秦国割地求和。谁也没想到,函谷关之战后,匡章谢幕了历史舞台,从此再无音讯。
这里有个疑问:匡章用了三年,正面攻破了秦国东出第一要塞函谷关。为什么没有加大对秦国的攻击,削弱、亡秦?
其实,真的不怪匡章,更不是他的能力不行。而是,公元前296年,这一年,是大丧之年。
这一年,赵国的赵武灵王、韩国的韩襄王、魏国的魏襄王、楚国的楚怀王,皆在这一年告别历史舞台。赵、韩、魏、楚都忙于国政,齐国没有盟友,是独木难支。
再加上,秦国和齐国,疆域不接壤。齐国伐秦,是为了教训秦国,也没真想发动亡国之战。齐国还要留下秦国,制衡三晋和楚国。
还有就是,燕昭王起来折腾。齐闵王又将战祸席卷燕国腹地,权地之战,斩首燕军十万。
因此,齐闵王攻破函谷关,教训了秦国,索取了大量的好处,逼迫秦国议和。
简单说,齐闵王为什么没有趁着攻破秦国函谷关,加大攻击,有以下原因:
1、中原诸侯换主:赵、魏、韩、楚。
2、燕国捣乱:权地之战。
3、齐国的战略考虑:并非亡秦,而是为了弱秦。
此战之后,再无匡章。历经战国,再无名将,正面攻破函谷关。这也是匡章跨国远征,打的最后一战。
匡章,告别历史舞台,英雄落寞。
点击读下一页,继续阅读 傲双 作品《战国风云人物之名将篇》匡章篇(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