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区房管局在制定土地转让价格时,给开发商预留了20%到30%的毛利润,按理说不可能吸引不到投资才对。
但实际情况却恰恰相反,香港的地产商觉得来特区投资的风险实在太大。
1980年前的深海特区,本地居民年收入和国内其他地方差不多。甚至因为这里是边境地区,管控极为严格,反倒拖累了经济发展。
虽说现在人民币兑港币的官方汇率,是1比3.3,但在一个人均年收入还不到500元人民币的地方,却要以3500港币每平米的价格来销售房子,是你疯了还是我疯了?
但深海特区的第一个商品房小区,东湖丽苑在香港开盘后却遭到了哄抢。这不是因为香港地产界的正规军们出现了集体误判,而是值钱的根本不是房子本身。
当时为了促进销售,深海特区政府特意出台了一个临时政策。凡是购买一套东湖丽苑的房子,就赠送4个深海市的居民户口迁入指标。如果迁入深海市的人,原先是农业户口,则指标减半为2个。
在计划经济时代,国内通过严苛的户籍制度来管控人口流动。想要迁移户口是一件很麻烦的事,更别提从农业户口转为非农户口了。那在二十一世纪之前,被称为“鲤鱼跃龙门”。
所以香港人去抢购东湖丽苑的房子,真正想买的是把亲朋好友,从内地迁到深海特区来的落户指标。
深海特区的这个土政策肯定是严重违规的,随时都有被上级政府叫停的可能。所以即使东湖丽苑在香港卖的很不错,依旧没有正规地产公司来特区跟风建楼,因为他们需要控制风险。
周阳猜测深海特区这种“买房送户口”的做法,应该没法持续太久。因为这个口子要是一直留着,其他地方很快就会开始模仿,那时候全国的户籍政策立马就会陷入大混乱。
特区政府这种敢为天下先,不管不顾的草莽流打法,的确为自己杀出了一条发展的血路。
但在突破规则的时候,必须建立新的规则。否则新旧衔接不好,就可能会出现制度漏洞。商品房预售制度就是一个典型,深海特区炒香港的作业时,为什么只抄了一半?
因为香港地产商觉得风险太高不敢来,于是特区政府为了吸引投资,只能降低门槛让那些敢赌一把的非正规军入局。
但深海特区楼市的虚火,一点不比邻居香港低。只要上级一取缔“送户口”的政策,特区的房子立刻就会没人买。等到那时候,政府为了不让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