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这样的大背景之下,弹人或者被弹都是正常的事,根本用不着大惊小怪,如果长期没人搭理反而很可悲。
后人不必以是否弹劾过别人论忠奸。
事实上,经常上书弹奏的大臣,往往都是刚直不阿、仗义执言的忠臣。
至于那些议论杨业的奏折没有流传下来的原因,一则可能都是些无关轻重的事,另一可能是涉及国家机密不便泄露。
不过,杨业对此是心知肚明。
因为宋太宗派人把报告送往代州,让杨业亲自观看。
宋太宗此举,固然拉近了与杨业的关系,使得杨业能够死力效忠,但另一方面也使得边将的矛盾心照不宣。如果潘美真打了杨业小报告的话,潘杨矛盾便算是就此结下了。但历史并没有记录潘杨之间有什么明显的矛盾,编撰故事的写手们也觉得潘杨矛盾波澜不惊,如果就此认定潘美是害死杨业的凶手,显得名不正言不顺。
杨家将故事也意识到这一点,所以不断把潘杨两家的矛盾恩怨前移和后拉。明代小说称,北宋在进攻北汉时,潘美曾被杨业之妻射了一箭,自此他常思报仇。刘兰芳的评书又加上了杨七郎力劈潘美的儿子潘豹等情仇恩怨,故事中写道:
有了这些铺垫,潘美陷害杨家、公报私仇显得更为可信,不再是那么无缘无故,奸臣就这样诞生了!这也从另一个方面说明,若没有虚构的故事,潘美陷害杨业实在没有足够的理由。潘杨故事被虚构到这种程度,早已超出了历史范畴,属于艺术再创作了。
所以说那故事就是故事而已。
试想一番后周的皇帝柴荣当时重视潘美,可是为什么赵匡胤没有这么做呢。
倒不是赵匡胤仁义,因为可以做到这个份儿上的,要说纯仁义意那么倒是不大可能。
不要忘记了潘美赵匡胤夺取皇位后初次进入皇宫,见到宫中嫔妃抱着一个小孩子,赵匡胤在问了这是谁的孩子后,嫔妃回答嫔妃就说这个孩子是周世宗的儿子,是后周皇室血脉。
俗话说斩草要除根,当时赵匡胤的几个心腹,比如谋士赵普,大将潘美都在场,许多人都劝赵匡胤要杀掉这个孩子,其中号称用半本论语治天下的赵普就同意杀掉孩子,永绝后患,只有潘美和另外一个人不说话。赵匡胤就问潘美,应该如何处置这个孩子?潘美还是不说话。
最后,赵匡胤沉思许久,还是放过了这个孩子,没有杀掉他。赵匡胤见潘美似乎也和他一样不忍心,就把这个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