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民间倾城的看客们来说, 自从廉亲王成了新帝跟前的红人,就一直在忙于政务,恐怕是没有时间写话本了。
朝廷政务繁忙, 廉亲王又是两朝内务府总管, 恐怕比一般的官员更忙碌吧?
有人打趣道:“当初倾城写话本挖苦王爷的时候,有没有想过自己也有成为王爷的那一天?”
茶楼说书人正在休息,闻言笑道:“廉亲王本就是阿哥,当然是想过了, 还有他那些兄弟们, 现在他名声那么响,其他兄弟早就知道那些话本挖苦王爷的倾城就是他了。”
“当初还有人说倾城肆意抹黑王府, 挖苦王爷,恐怕要招惹杀身之祸,谁能想到倾城其实家住王府, 自己也成了王爷, 自然对王府少了敬畏之心。毕竟他不是在挖苦别人, 也可能是在嘲讽自己和兄弟们。”
“后宅之争在高门大户之中或多或少都有,那都是利益牵扯呢,不可说不可说。”
“近些年的话本有许多都仿写了倾城早年的宅斗之作,令人大饱眼福, 倾城自己却洁身自好,后院只有当初皇上为他指的八福晋一个,两人生育有一子一女,感情甚笃。”
“嘘, 我啊,听说来一则小道消息,说是廉亲王有纵欲过度的名声。”
说书人立刻横眉, 一脸被冒犯的模样:“胡说八道!你可是想要在此污蔑倾城?”
“倾城弱水三千只取一瓢,与廉亲王王妃琴瑟和鸣,没见那些想要趁机贴上去的全都铩羽而归了?哪里传来的纵欲名声,定是有人造谣!”
那人有些讪讪地摸了摸鼻子,不敢再多言。
得,这位是倾城的看客,心里向着倾城的。
“好在,廉亲王到底还是心软,将结局都给了出来,不至于让人抓心挠肝地一辈子都盼着。”
“心软?那样遵循史书的结局,可一点没让人看出心软在哪里。”
“这不是还有《书中客》吗?”
“害,别提了。《书中客》的结局不是倾城所写,而是旁人编撰。”
他们聊着聊着,又聊到了廉亲王接母妃良妃娘娘回府中养老一事。
不知从哪儿传来的消息,有鼻子有眼的,让民间都以为倾城的生母良太妃娘娘美若天仙。
话题又转去了当年理亲王出海时的盛况,皇上亲自前去送行,时隔两年后理亲王再次回归大清,带来了大量的种子与人才,满满一船的货物。
大清种上了自己的金鸡纳树,之后就可以自己生产对疟疾又奇效的金鸡纳霜。
良太妃自打住进廉亲王府,过上舒心的老妇人生活后,便时常会来胤禟所开的茶楼里听话本,外头的各种小道消息就跟潮水一样涌入耳中,难怪人们过去探听消息去酒楼,如今探听消息全都是茶楼呢!
今日她来,就听见外头敲锣打鼓地在欢腾,都不需要去打听,那声音自己就传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