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敲键盘:“按理说第一段日记应该写初到火星的感想,很遗憾我没有。这没什么好奇怪的,就像人坐飞机到外国,第一印象是这个国家吗?不,是机场啊!”
他环顾四周,补充,这个机场太小了。
因为科考站的空间问题,所以比地球“登机口”的规模小了很多,简直是个狭窄的房间,勉强布置了量子传输的环境。
没有地球的资源丰富财大气粗,很多仪器还是改造的。
——仿佛从商都坐飞机到了非洲!
陆笛一头黑线都要具象化了。
“说实话,如果不是通讯器里传来的声音,欢迎我与晏龙来到火星,我一点切实的感觉都没有……可能模拟实验做多了吧,总觉得这里不是火星,下一秒夏教授就会站到我们面前,让我们说一段话判断我们的思维状态是否正常。”
陆笛敲完了顺手统计了个字数,赫然发现有一千多字。
陆笛:“……”
他记得陆云上小学的时候,班主任叫学生写日记,每天200字,学生们每天都在绞尽脑汁的胡编乱造。
怎么到他这里,随随便便就奔着千字大关去了?
这时,房间里的通讯器嘟嘟响了两声。
“有来自商都的讯息。”
光屏展开,一行行文字出现在上面。
主要问陆笛与晏龙感觉如何,情况怎么样等等,需要他们各自回答,然后再把讯息传输回地球。
陆笛琢磨了一下,觉得这个措辞习惯明显属于夏教授。
行吧,隔着几千万公里,最后还是熟悉的人熟悉的确认方式。
陆笛顺手把坐飞机有感那段话复制过去了。
同样能看到界面的晏龙:“这些通讯记录会被记载到教科书里,你改一改,别搞地域歧视,否则教科书那边不好办。”
火星科考站的工作人员:“……”
在地球耐心等到通讯回复的夏教授伸手托眼镜,抬头宣布:“他们情况良好,没有任何问题。”
欢呼声一片。
这段来自地球的击掌庆祝视频,陆笛在一个小时之后看到了。
这时他已经缩在金属圆球状无人机里,晃悠悠地参观了大半个科考站。
华夏天对科考站只有五分之一建筑位于火星地表,其他部分都在地下,这是为了对抗火星的恶劣气候,火星沙暴非常恐怖,每隔三四年就会爆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