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明此时在孔融的老家、孔子的故里——豫州鲁国鲁县。对于东汉末年的国土行政区划,孔明是非常清楚的:华夏古称“九州”,但此时的华夏不止九个州,而是十三个州,合称“东汉十三州”,分别是:司州(又称“司隶”,全称“司隶校尉部”,相当于“首都特别行政区”,因为东汉国都洛阳、西汉故都长安都在司州境内)、豫州、冀州、兖州、并州、幽州、徐州、青州、荆州、扬州、益州、凉州、交州。
除了内地十三州,东汉国土还包括西域都护府、辽东等边陲偏远地区。
各州下辖若干郡;
各郡下辖若干县。
一县之长为“县令”,一郡之长为“太守”,一州之长为“刺史”;除此之外,还存在“州牧”。州牧是什么呢?州牧也是一州之长,但又跟刺史存在着很大区别。黄巾起义被平定后,冀州刺史、汉室宗亲刘焉向汉灵帝建议“废史(刺史)立牧(州牧)”,由朝廷委派重臣担任一州之长即州牧,从而限制刺史、太守的权力(刘焉提出这个建议是怀有很大的私人野心的),汉灵帝接纳了刘焉的建议,陆续地向各州委派州牧。没想到,刺史、太守的权力被限制住了,却又造就了“州牧”这个更强大、更独立的割据力量。各州牧纷纷成了割据一方的诸侯军阀,刘焉本人就从冀州刺史变成了益州牧,他的小儿子刘璋后来继承了益州牧的大权,割据益州。
县令,相当于后世的县长;
太守,相当于后世的市长;
刺史,相当于后世的省长,基本上只是掌控着一州政权,不太掌控一州军权;
州牧,相当于后世的省长兼省军区司令,既掌控一州政权,也掌控一州军权。
另外,还有一个“细节”需要说明一下:各州下辖若干郡,但有的郡不是郡,而是“国”。比如,孔明此时身在豫州鲁国鲁县,为什么是“鲁国”,而不是“鲁郡”呢?这是因为汉室宗亲庞大,子孙延绵、人口众多,所以中央朝廷就把一些地方分封给宗亲分支作为分封地(分封国),世袭罔替、代代相传(如果绝嗣了,分封地就被中央朝廷重新收回为郡),为了避免这些宗亲割据自立,中央朝廷分封给他们的领地普遍不大,基本上是“郡”级别。就以鲁国举例,在西元前154年,汉景帝刘启封他的第四个儿子刘余为鲁王,把鲁郡给他作为分封地,鲁郡便成了鲁国,成为刘余和他的子孙后代的分封国,代代相传,刘焉、刘璋等都是刘余的后代。像鲁国这样的分封国是很多的,比如,孔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