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我绝非刻意奉承您,在我的心里,先生您这样的良医,顶得上一千个只懂得舞文弄墨、吟诗作对的所谓名士文人!顶得上一千个所谓豪杰壮士!为何?那些名士文人不写诗词歌赋,老百姓照样活得好好的,离开他们的诗词歌赋,天下照样太平!但没有您这样的良医,如何是好?那么多生病的人、受伤的人,怎么办?靠谁?靠那些名士文人?靠他们写文章就可以看好病治好伤了?笑话!那帮风雅文士怎么比得上您的作用?至于那些豪杰壮士,更是不用说了!他们会干什么?杀人而已!杀人,谁不会?但救人,又有几人会?杀人,何等的容易!救人,何等的艰难!又是何等的了不起!先生您看,我从外地请名士文人到鲁国了吗?没有!一个都没有!因为我知道,他们屁用没有!只有先生您这样的人,才是真正的宝贵!才值得我大费周章地请!请不来,我就把您绑过来!我这么做固然失礼,但不正是说明我对先生的尊敬、重视、渴求吗?”
华佗听得微微地哑然失笑,同时脸上浮现出一丝欣悦神色。医生的重要性是无需多言的,然而,在古代的华夏和同期外国,医生的社会地位却不高,与工匠类似,甚至被视为是一种下贱的职业。在此时的华夏,社会主流重视军人战功和农桑活动。华佗虽然医术高超,但他受到社会主流思想的影响,长期为自己的职业感到自卑和懊恼。说起来颇为奇特,华佗精通医术,是因为他有着这方面的极高的天资天赋,但他却不太愿意把医生当成自己的终身职业,就是因为虽然广大老百姓爱戴他、敬重他,但所谓的社会上流人士却普遍地轻视他、贬低他。
孔明以名门之后、名士之子的身份和发自肺腑的真心诚意,真诚地赞美华佗从事的医生职业,不得不让华佗听得心理舒服。虽然孔明并非拍华佗的马匹,但“千穿万穿,马屁不穿”,他对医生的赞美和对华佗的尊崇,确实起到了“拍马屁”的效果,让华佗心头的不满和抵触情绪都大大地消散了。
“好吧!”华佗莞尔地摇摇头,“孔少公子把我请到鲁国,究竟所为何事?”
孔明心头一喜,他一脸正气地道:“为二者,一为天下人,二为先生本人。”
“此话怎讲?还请赐教。”
孔明正色肃然地道:“先生,您医术精湛,自当治病救人、救死扶伤,然而,天下生病者、受伤者何其之多!特别是眼下,兵荒马乱、瘟疫不断,无数老百姓因为病伤折磨而痛不欲生、哀鸿遍野。先生您以一人之力,能救多少人?就算您一天救二十个人,一年也不过七千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