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正,拿和你们公办教师一样多的工资!”
老吴还是有点不服气王元初校长,凭啥自己七块钱月薪,这个老猪倌刚恢复工作就拿五十块的工资。
“呵呵,慢慢来。列宁同志不是说过嘛,面包会有的,牛奶会有的,一切都会有的!”
王元初从草地上站起身,拍了拍老伙计的肩膀,安慰他道,突然想起电影列宁在1918中的这句台词来。
第二天上课,一下多出了十几位学生,都是一两年前辍学的山里娃。
改革开放初期大山里的人们,还没有外出打工的概念,也不像山外的丘陵和平原地区,有太多的农活需要人手。
他们辍学的原因大致有两种,交不起书学费,或者是家离学堂太远了。
每天翻山越岭几十里的山路,不管刮风下雨四季寒暑天天如此,小娃们一般很难坚持下来。
所以听了王元初校长的承诺,可以用木材石材、山货劳务抵偿书学费。还准备建食堂,中午饭可在学校解决。这些整个冬天在家晒太阳捉虱子的半大娃们,就都回到学校来了。
那时候的乡村小学,十五六岁的小青年读四、五年级,还很常见。
所以这些娃回头复读,在一二年级插班,也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没有人会觉得突兀,也没有学生会嘲笑他们。
学生回来了,校舍不够的矛盾也愈加突出了起来。
总共就两间教室,一二三年级一间,四五年级共用一间。
课桌不够,五十多个娃们坐的板凳也都是从各自家里背过来的。
高矮不一比肩而坐,拥挤的蜂巢一般,连做笔记写作业的空间都没有了。
“三位同仁,孩子们这样上课不是学文化,是在活受罪啊!春天不冷不热,在操场上露天教学你们有没试过?校舍不能再凑合了,我们要想点办法!”
课间十分钟,王元初在走廊遇见老张他们,忧心忡忡的说。
“室外上课,那些娃们的心思还不跑到天上去啦!”
吴老师和王元初借火点烟,说出了自己的担忧。
“不会的!当年孔老夫子传道授学,就是黄土为坛古树为盖!鬼子跑反那年我在读中学,学堂的先生带着我们东躲西藏,课也是走到哪儿上到哪儿!田间地头、山旮旯里、荒村村口、峡谷山洞,都能做课堂!”
“老校长这个主意不错!我看行!要不我们试试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