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经济发展的瓶颈问题,我们国家现在说不定还是翻版的印度呢!
从投资学的角度来看,交通属于投资硬环境的范畴。
衡量一个国家一个地区投资环境好坏最基本的切入点,就是看它的硬环境怎么样,有没有实现“七通一平”。
目前很多亚非拉发展中国家,连最基本的投资硬环境都不具备。比如一个十万人以上的中等城镇,甚至不通网络、不通水气,每天供电三小时,就像我们国家的七八十年代那样。基础设施的落后面貌如果不改变,要想在很短的时间里发展经济改善民生,几乎是没有可能的。
这些国家又有一个共同的国情,就是政府没有钱,然而基建工程又都是烧钱的大项目。这样的一对矛盾该怎么解决呢?答案是“中国模式”。
政府放权,向世界敞开大门,通过各种项目融资模式引入国际资本和民间资本。
所以在“一带一路”的资本输出战略中,基建产能、技术、人才的全方位输出,正是我们的优势所在。也与沿线的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找到了战略合作的契合点。
这种合作大多都是互惠互利,双赢或者多赢的商业行为,与冷战时期政府间的单边无偿援助,在性质和意义上是完全不一样的。
以BOT项目融资为例,一条高速公路、铁路、港口或者电站,设计、融资、建设、运营,全部由中方企业负责。作为投资方,我方企业获得的是该项目建成后二十年或三十年的经营权。在这个双方约定的经营期内,不但收回了投资成本,还能获得很好的投资回报。
对于引入该项目的东道国来说,不需要一分钱的负债或财政投入,就把事情办成了。还可以通过传帮带的方式,培养出一大批本土化的管理和技术人才。项目运营后,每年还能带来可观的税收收入。
投资环境的第一个升级版就是投资软环境,比如政府的办事效率和廉洁度、劳动者的普遍素质和受教育程度等等。
如果说投资的硬环境,还可以通过政府转变思路引入各方资本,通过“大水漫灌”式的高强度投入,在很短的时间里见到效果,投资软环境建设的见效速度,则要慢得多。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一两代劳动者素质的根本改变,没有个几十年的时间,往往是很难见效的。没有这些劳动者,很多技术、资本密集型的先进制造业将没有办法发展,因为招不到合格的工人。
最近几年我们经常可以从电视网络上看到这样的一些信息,某家知名的外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