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盛明皇帝所在精舍内正召开着一场御前大会。在场的人分为三方,一方是司礼监,一方是藩王,还有一方则是四贵代表的内阁成员。而位于龙椅之上的则是明皇宋旻景。
这位专心于修仙的皇帝并不喜欢大朝,主要议事也就限于这个小圈子。他深知,人多智慧并不一定多,也可能更蠢。
精舍外大雨倾盆,却丝毫影响不到精舍内各怀心思的众人。三方成员各自都有自己的算盘。而眼前放在他们面前的是新湛江掘堤之事。
从目前送上来的揍报来看,五个县因为这次事情被淹了。本来天灾这事情谁也说不准,这种时候通常直接赈灾就好。但问题是,这道江堤是去年才修好的,花了朝廷四百万两银子。
结果修出这个这?下场大雨就完了?这明显是修得有问题。
对此,双方,或者说三方开始激烈的争吵。谁都不想背锅,但有些锅并不是那么简单就能甩得出去的东西。这场御前会议整整吵了一上午,最后还是由明皇出面敲定结果。
由他派专员下去调查,不过面对这个结果,内阁派明显不可能完全接受。要是完全由皇帝派人去,到时候查出什么东西,或者刻意拿出什么东西来,他们这边就会陷入被动。
他们深知皇帝这次为什么会突然发难,因为从云唐的使者回来了。带回了某样东西。为了推行这道国策,明皇这是想学唐皇抓住他们的弱点,然后逼他们妥协。当时的唐皇就是抓到了钟家的问题,所以一举成功。
现在明皇明显想做一样的事情。他们绝不能让对方成功,不然到时候结果就是他们的家业要毁于一旦。
当然,你要说他们这些人都是饭桶,看不到国策对国家的好处吗?当然不是。他们怎么可能看不到。看不到也不会反对了。
但问题在于,对他们这些人而言,家才是第一位,国在其次。如果说国家强大的代价是他们家族的没落,他们绝不接受。对他们而言,他们是为光大家族才服从皇帝,而不是为了皇帝暂时牺牲家族。
至于之后会怎么样?到那一天再说,那一天没真正到来之前,他们会一切如旧。
等大臣们散会后,明皇回到精舍内,宋旻景坐回道台,对身边的曹正淳淡淡开口道。
“那群废物。还看不清形势,天下大势已经在悄悄发生着变化。我不变,他们变,到时候被吞下就是我。”
与皇唐一样,宋旻景也从这道国策中看到了一丝天下大变的预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