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殿中鸦雀无声,面对着第一次在群臣面前,彻底展现强势一面的秦国公,群臣,皆是有些不知所措。
谁也没想到,不过是一次弹劾,便引得这位秦国公如此大的反应,甚至完全可以说是彻底撕破了脸皮。
脸皮撕破了,显然,也就意味着,稍有不慎,规则,会被再次打破。
而眼前这秦国公,无疑是有着打破规则的能力与底气。
一时之间,刚还叫嚣的不少朝臣,心中顿时暗自叫苦不已,生怕被这秦国公提溜出来杀鸡骇猴。
群臣如何想,李修并不在意。
他是想对朝堂徐徐图之,一点一点将朝堂掌握,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会坐视朝臣们再跳起来,再恢复到以前党同伐异的局面,尤其是,这被伐的异,还是他自己。
先礼后兵,该说的,都说了,再跳,那他说不得,就得杀人了!
眼下,群臣慑服,不管是出于真心,还是被迫,目的达到了,也就足够了。
朝议经此一变,自然也没了持续的必要,草草收场。
只不过,因这场朝议,因李修的这一番话,引起的喧嚣,却才刚刚开始。
有人说,秦国公此举,是已经按奈不住野心,要行祸国之举了,
也有人说,秦国公乃是在表明心态,要行改革之举了!
众说纷纭,各执一词。
但现如今,这份喧嚣,除了嘴炮一下,也改变不了事实的发生。
毕竟,若是政事的贯彻,还少不了文官们的辅助,但若只是军事的话,李修乾纲独断,谁也阻挡不了。
一份涉及到数十位参将以上的将领以及多大两千名骨干将士的调动,亦是有条不紊的落实下去。
而这,还仅仅是开始。
群臣們,还远远低估了李修的动作及决心。
崇祯三年五月,在这一道涉及人员之多,之广,堪称本朝之最的调令贯彻落实,又一场朝议上,秦国公再次向天子递交了一份奏本。
武院招学!
如此,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武院招学,这一次,和那道调令一样,也非局限在李修的一亩三分地,而是面相了整个大明军队体系。
换句话说,按这封奏本的意思,未来,大明任何一个将士的升迁调用,无论功劳多大,皆需通过武院培训,亦或者进修。
这一奏,其背后蕴含的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