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卫,洪武四年(1371年)置,属南京中军都督府,治所在今江苏扬州市西南。
扬州卫是拱卫南京而设立的卫所,土地富饶,是重要的屯粮之所,因此管辖的千户所不多,下面只有泰州千户所和通州千户所。
崇祯十四年腊月初八,徐煌一众千余人走了二十多天,终于回到了扬州!
归途中,途径河南归德府等重灾区,难民遍地,到处都是饿殍,难民们甚至为了一块树皮而大打出手,拼死搏命。
徐煌不忍,一路上收了六百多名老实本分的青壮,还有他们的家属,加起来近千人。
路过凤阳府时,恰逢张献忠、左革五营等流贼四处出击,当地官府见徐煌人马众多,纷纷出钱出粮邀请,希望他能暂留当地,率部抵御流贼。
徐煌连想都没想就拒绝了。
开玩笑,老子好不容易回来,还想把我陷进去?
再说朝廷不是派兵了吗?京营总兵周遇吉和黄得功,哪个不是善战的大佬,大明顶尖战斗力,需要老子来摇旗呐喊打辅助?
众人归乡心切,徐煌又是急于找个安稳之地猥琐发育,当下马不停蹄赶往扬州府。
此时在众人面前的,便是雄伟的扬州卫城,城墙通高三丈五尺,在各城门及城墙外,建有深深的护城河,是典型的明朝军事卫城。
而繁华的扬州城,则在扬州卫城的东北方向,距离大概十几里路。
扬州历来是水陆交通枢纽,南北漕运的咽喉,苏北的重要门户。
扬州卫作为军事卫城,负责拱卫南京,又兼守卫扬州新旧两城,保护大运河及长江通道,选址很讲究。
很快,徐煌便到了扬州卫城的西门外。
此时西城门周围,驻守着几十个兵丁,这些兵没有一个穿着整齐衣服的,鸳鸯战袄一个比一个破,还有坏着窟窿的,稍微讲究一些的,则是打着补丁。
他们歪歪扭扭、缩头缩脑的靠在城门洞中避风,缨枪靠在身上,一派熟悉的废物味道。
徐煌明面还是正百户官身,差个手续就是正千户,若是朝廷还有封赏,说不定还会高升。
作为领导,徐煌让吴大有等人暂时留在城外,自己则带着杨大库、朱盛鸿几人大摇大摆地进了城,前往指挥使司官署办理手续。
与大明所有卫城一样,扬州卫城内有东西南北十字大街,街巷呈“井”字形布局,并建有钟阁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