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不犹豫地把后世的那套先进的军事编制用在了此时的齐鲁军的身上,齐鲁军以“营”为基本战术部队:
十名军士为一班,班内设正副班长各一人;
三班为一排,排内设正副排长各一人,一排合计三十多名军士;
三排为一连,连内设正副连长各一人,一连合计一百多名军士;
三连为一营,营内设正副营长各一人,同时设营部卫兵连、营部军事参谋若干名,一营合计五百多名军士(有的加强营可以达到一千名左右军士);
比“营”更大的是“团”,几个营为一团,团内设正副团长各一人,同时设团部卫队营、团部军事参谋若干名;
比“团”更大的是“旅”,几个团为一旅,旅内设正副旅长各一人,同时设旅部卫队营、旅部军事参谋若干名。
在孔明“高瞻远瞩的指导”下,齐鲁军已经有了科学的兵种划分。其实,兵种这个概念不只是出现在后世的现代军队,古代中外军队也分兵种,这是客观发展的必然结果,只不过,古代军队不像现代军队那样有完整而严格的军种兵种划分,随着作战武器、作战方式、作战地域的变化才逐渐地分离出一些专业化的部队,具有一定的兵种性质。一般而言,华夏古代军队就单单只是“陆军”,没有“海军”(更加没有空军了),虽然设有“水军”,但水军也是陆军的一部分,在兵种上,普遍地分为四大兵种:车兵(驾驶战车冲阵作战的兵种)、步兵、骑兵、水兵。从秦末开始,车兵逐渐地消亡,此时已基本消失,只剩下步、骑、水三大兵种,就是俗称的“三军”,同时,华夏古代军队主要不是按兵种进行编制和指挥的,也从未形成陆海并列的两大军种体系。三大兵种又被继续细分,比如步兵分为轻步兵、重步兵、弓弩手、刀斧手、刀盾兵、剑盾兵、盾牌兵、长矛兵、长枪兵、器械兵(展开攻城时负责使用抛石机、云梯、箭楼、重盾等重型器械的兵种)等;骑兵分为轻骑兵、重骑兵、骑射兵等;水兵分为普通水兵(包括水手、瞭望手、攻击手、操舵手等)、特殊水兵(潜水蛙人)等。孔明此时做的就是根据实际情况结合他的超前思想,对日益强大的齐鲁军进行现代化编制、兵种改革。
齐鲁军的兵种被划分为步兵、骑兵、水兵;
步兵包括:刀盾兵(持环首刀和圆面的单兵盾)、盾牌兵(操纵重盾)、长矛兵(持长矛)、长戟兵(持长戟)、弓弩手(持弓、弩)、钩镶兵(持钩镶)、器械兵(操控攻城器械等大型器械,类似于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