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成王对东胡的打击,使其实力不断削弱。因此,赵国北方又出现了一个强大且新的部落:匈奴。
伴随着匈奴的出现,赵国也出现了一个能打的将领,这就是战国四大名将:李牧。
匈奴登场,李牧也登场,并成为破匈奴名将,稳定塞北,进而成为匡扶大夏,护赵国社稷之人。
那么,匈奴,为什么会南下犯赵?
长平之战、邯郸之战、对燕反击之战,让匈奴看到赵国实力不断削弱。匈奴见状,对赵国发动小规模的试探。由于前期驻守在雁门郡李牧的治理下,匈奴南下,没有讨到便宜,也不敢大举南下,赵国北方没有出现大乱。
然,李牧防守,得不到邯郸君臣的认可,被认为是懦弱的行为。毕竟,赵武灵王、赵惠文王时代,打得北胡不敢还手。赵国北方的话语权,怎能让新起的草原胡族取代。尤其是赵国取得邯郸保卫战、反击燕国作战的胜利,更让赵国群臣有点飘。匈奴南下,那就打得他们臣服。
面对朝臣的愤懑之音,赵孝成王也想打匈奴,恢复先祖时代北方的霸权。
所以,等待李牧的命运:被撤换。
赵孝成王调回了李牧,重新派了一个人去雁门郡。
新去的雁门郡守是谁,史书上没有记载。但,这位新上任的雁门郡守是个好战派,急于建功,刚上任,就充分发扬新官上任三把火的精神。不仅改变李牧的作战方略,还实行主动出击,全面进攻。
结果落得兵败,北方大乱。
北方出现乱局,且无人收拾残局。这个时候,赵孝成王想起了李牧。李牧,迎来了机会。这个机会,让李牧成为耀眼的破匈奴名将,留名史册。
现实中也会遇到一个问题,领导用你,交给你一个任务。作为下属的反应是什么?
普通人为了博得领导好感,立马接受任务。李牧不是一般人,当赵孝成王喊他去北方收拾残局的时候。
李牧是这样做的:先推辞,再提条件,后接受任务。
李牧这种行为,不但没有惹得领导不快。相反,为自己争取了机会。同时也让李牧能够更好发挥自己的才能,放手处理北疆问题。
现在,来看一下,李牧的精彩表现。
面对赵孝成王的任命,李牧以退为进,没有接受命令,反而做出了一个行为:称病推辞。
李牧这样做,给了赵孝成王一个信号:稳重、可靠。
赵孝成王坚信,
点击读下一页,继续阅读 傲双 作品《战国风云人物之名将篇》李牧篇(2)